
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合肥晚報】謀新篇 話民意 談期盼 省人大代表聚焦戲曲傳承、營商環境提出建議
- 分類:媒體關注
- 發布時間:2023-01-14 10:16
【合肥晚報】謀新篇 話民意 談期盼 省人大代表聚焦戲曲傳承、營商環境提出建議
- 分類:媒體關注
- 發布時間:2023-01-14 10:16
時間:2022年1月13日 來源:合肥晚報
1月13日,安徽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在合肥開幕。制定廬劇藝術傳承的人才培養政策,常態化開展助企惠企活動……帶著沉甸甸的民聲民意,肩負著重要使命,新一屆代表聚焦高質量發展藍圖建言獻策。
加強廬劇傳承保護、讓戲曲藝術惠及民生
作為一名地方戲曲院團的文藝工作者,安徽省內國家級“非遺”劇種的發展環境、地方戲曲人才的培養、做好戲曲傳承等是省人大代表段婷婷這幾年特別關注的內容。
“廬劇是我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具有很強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合肥市首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戲曲項目。”段婷婷介紹,合肥市現有國有、民營廬劇院團100多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年演出達到一萬多場次,極大地豐富了廣大基層的文化生活,對廬劇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次會議期間,她帶來一份《關于加強廬劇傳承保護、讓戲曲藝術惠及民生的建議》。
在傳承保護方面,段婷婷建議以優惠條件和獎勵辦法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廬劇藝術傳承活動,可制定出臺廬劇藝術傳承發展投融資政策。同時,制定廬劇藝術傳承的人才培養政策,鼓勵廬劇代表性傳承人多帶學生,挖掘、整理傳統劇目,組織老藝人挖掘口傳劇目,落實劇本修改、整理,是廬劇保護需要長期堅持完成的工作任務。
“廬劇藝術傳承不僅需要對優秀傳統劇目進行創新性地弘揚和傳承,而且還需要創作生產出保持劇種特色的新劇目。只有通過不斷上演優秀傳統和新創作劇目,才能使其傳承和發展下去。”段婷婷表示。
因此,她建議盡快建立完善新劇目創作、生產保障機制,促進新劇目創作生產高水平、高質量進入全國戲曲舞臺,從而達到提高地方戲曲舞臺藝術品質、擴大地方戲曲影響、宣傳地方戲曲文化、培養推出地方戲曲名家的目的。與此同時,應出臺配套的劇目創作、排練、生產、演出、推廣、交流、商業演出的資金扶持政策和專項基金給予創作保證。
自當選省十三屆人大代表以來,段婷婷一直把履行職責、建言獻策當作一項光榮使命,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進行基層調研,廣泛傾聽群眾特別是基層地方戲曲院團職工的心聲,將他們的訴求和想法,精心打磨成一件件議案建議,提交到省人代會上。
建議建立政商“親清在線”數字平臺
今年,省人大代表姚和平準備了一份《關于常態化開展助企惠企活動的建議》。
“近年來,安徽各地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為企服務質量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建議堅持常態化開展助企惠企暖心活動,進一步加大服務企業力度,讓企業暖心,給企業信心。”姚和平介紹,安徽高度關注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既看到市場主體的韌性和努力,更關注到企業的困難和訴求,采取助企紓困與激活動力并舉的方式,出臺一系列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精準高效推動助企紓困政策落地見效,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減負賦能”,指導推動企業提高經營績效,幫助企業解燃眉之急、增強發展信心。
為著力營造一流營商發展環境,姚和平建議相關部門積極做好配合工作,對需要集中研究的問題,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解決,建立健全“企業點單、政府接單、督查跟單、辦結消單”的全程跟蹤、閉環管理模式,加快解決涉企問題。
同時,鼓勵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與企業建立日常溝通互動機制。鼓勵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開展“親清季度談”“政企懇談會”“親清直通車”“政企面對面”“政企議事廳”“企業家沙龍”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暢談企業發展、直言困難問題、表達意見建議,讓政企互動聯動制度化常態化。
此外,建議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為政企互動賦能增效,重點實現“企業訴求在線直達”“政府政策在線兌付”“政府服務在線落地”“服務績效在線評價”“審批許可在線實現”等功能,打造讓企業和員工有獲得感的新型政商服務平臺,為助企惠企提供精準、有效、陽光的數字通道。
網站導航(點擊進入)
CONTACT
聯系我們
電話:+0551-68992815 68991746 65896888
傳真:+0551-63858888 68991640
郵箱:algf@anli.cn anligroup@126.com
地址: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桃花工業園拓展區(繁華大道與創新大道交叉口)